建设优秀的美育管理团队 ——国培计划(2021)小学骨干校长提升工作坊研修(美育E102)项目培训班开班
183 2021年10月15日
“真想不到,仅仅几年时间,湖南省双峰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10月15日,在长沙工作的湖南建工集团邹总,穿行于双峰高新区的科技工业园区,面对一座座巍峨挺拔的公司大楼和一栋栋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发出由衷的赞叹,项目建设助力园区发展迈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其独具魅力的“双峰现象”,创新独特的发展模式,引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折射出县委县政府和高新区决策者们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为家乡的发展自豪而喝彩。
让我们走进双峰高新区探寻高新人决战项目建设的激烈战场和他们拼搏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奥秘吧。
项目建设“高速度”
“整个项目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年产10万吨应急大米和1.9万吨应急储备仓库,今年3月动工,11月竣工投产。”市人大代表、湖南卓越粮油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科群,指着建设火热的卓越第二期仓储工程,十分开心:“公司创办于1992年,2018年进驻高新区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200亩,是一家集粮油技术推广、粮食收购、储存、稻谷加工、面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双峰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
“像卓越粮油公司这么建设的项目有20个,今年1-8月完成投资8.81亿元,为年计划的66.7%。”高新区党委书记曹灿介绍:“其中列入市级重点产业项目9个,分别是杭萧二期、恒盛厨具、威龙生物、华视光电(三期)等重点产业化项目。今年1至8月,完成技工贸点收入172.4亿元,增长19.6%;园区生产总值53.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5.9亿元,增长21.3%;主导产业营业收入140.2亿元,增长15.6%;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3.3%;上交税金3.1亿元,增长29.8%。”
今年开工建设的项目中,涵盖了农机装备、智能制造,装配建筑、新型材料、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产业项目由“增速”向“提质”迈进,围绕农机、建筑、不锈钢等产业,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财汇全民之心,全力以赴谋项目,聚精会神抓项目,四面出击引项目催生项目建设高潮起:今年引进湖南金开新材料重大战略产业项目,占地32.8亩,总投资6.5亿元,2022年投产后年缴税收1.6亿元,提供岗位500多个。引进的中钰资本大分子口服固体制剂生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35亩,投产后预计年税收5000万元,据了解,该区全年共引进并实施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28.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续建项目6个,竣工项目2个,实现了产业项目由“提速”向“高速”冲刺,“有限”向“充裕”拓展的“双赢”目标,无论是项目的规模层次,还是项目的带动能力,都跃上了新台阶,开工率、进度率全市领先,有力地彰显了园区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近年来,双峰高新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投资拉动增长为主线,项目带动发展为引擎,坚持大项目、大投入支撑稳增长,好项目优项目推动快转型,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建设,“高速度”领跑高质量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建设的“新引擎”和巩固项目建设的“推助器”。
征地拆迁“白加黑”
9月1日,双峰荣城鞋厂打工的赵小蕾,看到12岁的大儿女,坐上了芙蓉学校C2107班教室的座位时,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党和政府太好了,孩子上学的难题解决了,可以安心赚大钱了。”当天,全校36个班级(24个小学班,12个初中班)共1680名学生全部上课。这是该县继湾田学校、丰茂学校建成以来,化解中心城区大班额和缓解教育压力,促进双峰教育均衡发展和尊师重教的又一得力之作。
“芙蓉学校系省长工程,于2020年4月动工,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县人大代表、金开街道中心学校校长贺红琼满脸兴奋:“芙蓉学校共投资2.4亿元,总占地面积74亩,教学规模36个班级,增加学位1680个,总建筑面积26655平方米。是目前全县条件最好、环境最优、设施最全、规格最高的学校,构成当地乡村教育的又一靓丽风景。”
“2019年11月24日晚,县高新区召开芙蓉学校征地拆迁工作动员大会后,高新区和金开街道相互配合,协调作战,所有干部职工抛弃休息日,牺牲节假期,全力以赴奔向征地拆迁主战场。”金开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孙佐英回忆:“芙蓉学校涉及金开街道土桥村三个村民小组,面积74亩,拆除房屋65户,拆除违章建筑15栋,迁坟105处。为落实好省政府实施的重大教育民生工程,全体高新区和金开街道机关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进社区下村部、入农户,调矛盾,解纠纷,交心谈心,宣传政策,苦口婆心做工作,履职尽责当表率,发扬“五+二”、“白加黑”的钉子精神,做好征拆工作,赤诚之心换取农户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创建了征地“高速度”,拆迁“高效率”的“双高”历史。”
“征地拆迁是引进和建设项目的重要保障,征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施工和进度,所以,高新区一班人,高度统一思想,把征地拆迁纳入各单位、个人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原高新区党委书记现任副县长的赵瑞华感慨尤深:“我和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现为副县长的李雄伟一道,并肩作战,对项目建设,呕心沥血,每个项目的引进,每个项目的实施,都要反复论证,严格把关。尤其是征地拆迁工作,来不得半点的懈怠和虚伪,经常深入征拆现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督促拆迁进度和拍板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促进了征地拆迁的顺利进行。至今年8月底止:共征地1350亩,拆迁房屋256栋,迁坟5800棺,拆除违章建筑23处,破解了一批严重制约项目建设拆迁历史的遗留老大难问题,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提供了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
服务客商“一条龙”
“双峰县委、政府和高新区领导,一切为企业着想,项目引进,场地选择,建厂施工,“议”得清清楚楚楚;优惠政策,具体举措,项目流程,“说”得明明白白。年产8万吨高铸钢铸件及4万件农机齿轮变。速箱生产线项目的湖南省山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戴建国,对双峰的软硬环境相当满意“公司主要从事高锰钢耐磨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界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和诚信度。为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公司决定选址建厂,经多地考察论证,最终选择双峰作为最佳场地。因为双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民生情怀的执政理念,客商至上的优惠,一句话,只要你想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从2019年8月的合同签订到当月的开工建设,再到2021年3月的竣工投产,仅仅一年零6个月,占地47.5亩,37000多平方的7栋厂房,办公、食宿、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大楼拔地而起,预计年产值2.5亿元,创税收4000多万元,解决300多人就业的大型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傲然耸立在高新区科技工业园内。
在双峰高新区办公楼房,“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的三个所有”的宣传牌,诠释了高新人服务客商质量一流的真实情感和行动体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限和精简审批流程,开通办学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的“绿色通道”,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方便了客商,提高了效率。“湖南东华杭萧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余良,十分感谢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总投资6.5亿元,占地328亩,总建筑面积20.67万平方米,今年4月动工,11月将建成投产的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征地拆迁,手续办理、行政审批、项目落地,不到10天就办好了,我本人都意想不到,高新区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我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忘“建一流工业园区”的初心、牢记“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使命,党史教育为契机,党建引领为载体,大打项目建设攻坚战。”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洪说:“按照县委、县政府“三个走在前列,两个确保,一个加快”的总体思路,围绕县城与开发项目设施,交通与环境基础设施,产业与项目基础设施,启动千亿元投资计划,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拼和项目建设巩固年活动,除实施130多个重点项目外,还精心布局了200多个打基础,增后劲,利民生的新项目。
历年来,该县践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原则”,“厂内的事企业负责,厂外的事县里负责”承诺制,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土地审批,矛盾协调等“保姆式”服务,以优良的软硬环境吸引广大客商,纷纷抢占双峰的“风水宝地”安营扎寨,开花结果。
成立于1992年5月,前身为湖南双峰县经济开发区,201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今年又被改为双峰高新区的元老赵更喜,见证了整个园区兴旺发达的历程:开发面积从当初的2.6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4.7平方公里;入园企业由当时的36家发展到现在的140多家;当时的产品单一增加到现在的农机装备、轻工制鞋、不锈钢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500多种产品,出口东南区和欧美市场,相继捧回“湖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湖南省农机特色产业园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南省文明单位”等桂冠,为振兴县域经济,提速项目建设,发挥了“桥头堡”和“助推器”的作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王玖华 王连兵 朱金玉 刘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