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信访“5+”模式推进信访矛盾多元化解

作者:钱鸾 来源:湖南新闻网 2021-11-24 13:07

        近年来,新宁县积极推进信访矛盾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在多元化解信访矛盾责任落地上做出了探索,形成了“党建+信访、行业+信访、文明+信访、法治+信访、征信+信访”的信访“5+”多元化解信访矛盾模式,有效的践行了“枫桥经验”本土化,助力了信访“三无”示范县的创建。2020年,新宁县成功创建国家信访工作“三无”县。
        “党建+信访”。新宁县坚持用党建工作助推信访治理,形成了“党委主抓、书记带头、领导包案、党员引领”的“党建+信访”责任体系,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一是坚持党委政府主抓,把信访工作“三无”创建作为每年真抓实干激励项目,列入常委会专题研究,由政府督查考核,与绩效考核深度融合。将乡村、机关单位“三无”创建纳入全县平安创建考评范畴,对创建成功的乡镇奖励10万元工作经费,村(社区)奖励2000元工作经费。二是坚持书记统领带头,做到县委书记带头领办信访、亲自交办信访、激励督办信访,制定下发《新宁县信访工作警示约谈、诫勉谈话暂行办法》,开展书记接谈疑难信访、约谈渎职信访,务实了书记抓信访的责任担当。三是坚持领导包案常态,建立领导“无会周”包案化解信访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开展“领导下访、入户接访、上门回访”大抓信访的“带着板凳下乡”活动,实现“让领导勤走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信访包案“五包一”(包情况掌握、包思想转化、包矛盾化解、包教育稳控、包息访息诉)要求责任落地,深入为群众办实事。四是坚持依靠群众自治,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示范岗”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强化乡村自治队伍,在院落建立党小组,在群众身边设立示范岗,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作表率,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行业+信访”。新宁县坚持“信访源头+行业安全”责任叠加模式,在狠抓行业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上突出源头预防、源头化解,加强初信初访办理。一是规范行业信访机制,制定下发《关于落实信访窗口单位“管行业必须管信访”工作责任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落实“管行业必须管信访"工作责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行业“管行业必须管信访”责任机制,推进“管行业必须管信访”工作责任落实落地。二是加强信访窗口建设,常态开展“最美信访窗口”创建活动,出台了《新宁县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新宁县信访工作推进“最多访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争当“五有信访干部”活动,强化行业信访窗口接待能力,提升初信初访办理成效。三是开展行业清源活动,每年定期开展重点隐患、重点问题、重点信访排查,部署重要部门、重点行业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做到信访提前介入、提前干预,督查行业问题整治,压实责任部门信访责任,通过抓实行业部门联动预防,推进信访源头处置,加大“行业清源”,务实信访“问题不上交”目标,确保可能涉及信访矛盾隐患的问题依法及时就地得到解决。
        “文明+信访”。新宁县深入探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文明风尚,创新建立了“村事民商、村事民管、村事民治”的“村治民动”群众自治新模式,把文明创建与“零信访”目标深度融合。一是普及了“院落会”议事制度,“院落会”一般由村党组织负责人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论”原则,在村部院落每年集中召开2次,也可根据化解矛盾需要在田间地头、农户庭院、矛盾现场随机召开,将各类农村矛盾纠纷化早变小。建立村级“三会三队”(村委会、理事会、乡贤会、劝导队、乡风文明队、施工队),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通过矛盾双方、乡贤能人、普通群众充分表达意见,推动“大事小事共协商,信访矛盾不出村”。二是推进了“村规民约”时尚建设,建立“1(自治章程)+X(会队章程)”自治规则体系,积极动员村里的乡贤、“五老”等有威望的人开展志愿者活动,在完善村规民约上,推行宗祠文化,推崇族长威望,发扬“老传统”、“老家风”、“老规矩”,让每个家族都能有大家信服的人,然后组建各种理事会,做到“家里事家族谈、村里事大家议、民风事会议商”,通过家族会洽谈、理事会协商等老百姓管老百姓的会商模式,有效的参与村级社会事务管理,管制家族矛盾、邻里纠纷。三是融合了“文明村”自主创建,在全县推广践行信访工作“桃花模式”,务实“枫桥经验”本土化,突出“以村为主”抓信访,化解纠纷、治理矛盾,大力创建“文明村落”,涌现出了清江桥桃花村、崀山镇联合村、黄龙镇三星村等一批全国文明村,让不出村的“零信访”成为常态。
        “法治+信访”。新宁县通过“源头控访、联动处访、铁腕治访”双向规范信访秩序,在落实“三到位一处理”信访工作要求上强化法治保障,有序推进法治信访建设。一是访调联动调解疑难信访,发挥重大矛盾调处中心工作职能,立足多元机制融合,把信访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导入人民调解范畴,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信访部门牵头、访调中心运作、职能机构配合、县乡村三级联动、社会各方参与的人民信访与人民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在县级层面成立访调联动办公室,乡镇层面以信访办为基础,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站组建访调中心,村级设立调委会,全县共建立基层调解组织316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512名,有力助推了信访法治化进程。二是依法分类规范突出信访,完善完备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构,设置15个专项问题工作小组,强化依法分类处置突出信访问题,尤其是针对非法信访、无理缠访、滋事闹访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成立了法院、检察院、公安和信访一体的信访秩序整治工作组,从信访取证、治安管理、刑事判决多部门联动调查,法院从快从严处置涉非访案件,有效的治理越级重复访和非访闹访行为。三是法治宣传预防涉法信访,每年定期开展法治信访宣传月活动,随机开展信访法规知识宣讲,结合“三联三送”,采取送法上门、网络宣传、发放传单、集体解惑、个别释疑等方式,联合政法系统,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上,深入普及法律知识、法治救援渠道和信访处置原则,有效的引导群众正确依法维权,切实是拿起法制维权的武器,而不是误入信访纠缠的“死胡同”。
        “征信+信访”。新宁县通过结合政治审查和社会征信监督,把个人信誉和个人发展与非访行为关联,让干部信访责任不渎职、让群众信访行为不僭越。一是建立信访部门政治联审机制,把信访审查作为组织考察干部、遴选用人的一项基本条件,机关事业、国家企业单位选人用人名单拿到信访部门,对不作为的涉事信访进行筛查,只有通过信访部门审核、签字后才能列入考察、选用对象,有效的制衡了“干部轻信访、群众无理访”的思想。同时还建立信访部门参与村(社区)“两委”成员联审机制,通过信访政治审核,从源头上预防不符合村干部条件的人进入村(居)“两委”班子,强化村(社区)干部源头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二是推进“人民调解协议”替代息访协议,由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落实公正,提升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由公安部门和法院,依据户籍联审和社会治安管理规定对长期缠访、闹访及存在滋事可能人员建立预警名单,形成黄色预警和失信人员库,尤其是对不遵守人民调解协议、不履行法院裁决的重复反复信访人员,及时亮出“黄牌”予以公示,借助社会公开监督。三是联合银联征信系统落实信誉度管控。绑定银联信誉限制,建立"信用记录"台账,把非访人员个人过去的非法行为纳入到个人征信记录,作为影响个人未来的政治、经济活动的依据,甚至在其子女入伍、国家企业录入等时节需要落实政治审查的事宜中作为政治审查的否决条件,有效的抑制了部分闹访人员“肆意妄为”的信访行为。
        新宁县信访局自积极推进信访“5+”多元化解信访矛盾模式以来,形成了党建统领信访、行业联管信访、基层自治信访、县域法治信访和全民责任信访,实现了方法多元、部门互助、人员全域覆盖,全县信访矛盾从源头定责、源头排查、源头治理、源头化解,成效明显,2020年全县316个村(社区)中255个村(社区)均达到省市信访工作“三无村(社区)”创建标准,深度务实了“信访矛盾不出村”信访目标。
(作者:新宁县信访局  谢崇骏)

上一篇:朱岳虎“虎”劲一来 荒山空地“绿”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