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湖南大中小学放假时间敲定,家长:房车旅游约起来!
152 2022年06月02日
(通讯员 谢园秀 陆艳霞)曾萍,永州市新田县龙泉五小教师,出生1973年,1994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已28年,其中于农村工作25年,担任班主任22年,先后于门楼下中学、毛里中学、骥村中学、龙泉三小、知市坪小学、龙泉五小任教,曾获“县级先进工作者”、“县级优秀女工委员”、“县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县级名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所带班级获县级“优秀班集体”称号,并在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县级“师德师风建设征文比赛二等奖”、新田县教坛论剑公开课“教坛宿将”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自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把自己视作传统乐器中的“缶”,击奏自己以助学生及后辈凤鸣清亮,展翅高飞。
缶以土聚,厚德育人
曾老师任教二十余载,从初中毕业班的英语走到连续三年的小学毕业班英语,又来到更低年级的任教,由于岗位限制转为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哪里需要,我就去哪”的曾老师从不抱怨那些于她来说陌生未知的困难,以“当好一名老师”的学生需求视角来边学边教,认真用爱育人。不惧任何困难,扎根教育前线,无论是毕业班级还是低龄孩童,无论是英语稀缺还是语文教学,教学成绩均能在全校、全县比武中名列前茅——其中2020年二(1)班语文成绩全县排名第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曾老师自入行以来便定制了“不能落下一个学生”的自我要求。去年班上来了位智力有所残疾的孩子,正常的交流沟通尚多有不便之处,但曾老师并未因此放弃。这样的例子在她二十年间的教学生涯中并不少见,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完美的被教育者,但老师能做到的就是尽心尽责不放弃每一个希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叫做“奇迹”的可能。
缶为瓦器,承载万象
除了是一名学科教师,曾老师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也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管理体系。总的来说,她更重视班级中的三个培养方向:习惯培养、后进生培养、全方面发展。“生活万象,这份职业背后牵连着众多家庭、乃至社会的和美和谐。教书不止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助孩子们打开更美好的人生之门。”
曾老师相当注重培养学生们阅读与讲礼守纪的行为习惯。班级的图书角里常有上百册书籍,学生们每日、每周、每月都按要求读书、做读书笔记与撰写读后感。就在2020年上期,班上学生刘一霏被评为县优秀学生,获县书香家庭;学生骆珂欣获县书香少年等荣誉称号。而在学校,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她经常利用班会、校会为学生纠正不良现象、表扬规范榜样。经过不懈努力,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校领导的赞扬,也多次受评“优秀班集体”。
农村教育的特征就是班级留守儿童较多,后进生往往都起因于“被疏忽”的无奈。曾老师于是经常家访,与外出务工父母保持通信联系。通过每学期多次展开“生日会”等活动温暖孩子们的内心,通过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们一对一谈心,深入细致且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划分学习小组,大大提高了后进生转化效率。
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曾老师为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下了一番苦功夫。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她还多次组织举办母亲节感恩活动、清明祭英烈活动、六一活动等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多次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显其能,既锻炼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又为整个班级带来了崭新的活力,增强了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与荣誉感,也有效增进了师生交流与情感培养。
缶为瓷乐,音传四方
时光飞逝,随着年龄增长,每位老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又进入了教学生涯的倒计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曾老师知道自己从始至终都只是一名普通教师,所能尽之力有限,所能育之人有限。“江山代有才人出”更年轻更有为的教师如雨后春笋般人才济济,作为一名“老将”,她在教师生涯中还能发挥的光和热就在于用自身经验指导更具潜力的年青教师。“击缶为乐,声声强劲有力,清亮铿锵可传四方”——曾老师对将至的“后浪”倾囊相告、绝无保留。无论是在骥村中学,还是龙泉三小、龙泉五小,她结对指导过的年青教师们都已成为县里的教学骨干,多次获奖评优。“年轻人成长快,只要把时间积淀的经验给补足了,那将是学生之幸、家校之幸、国家民族之幸。我很欣慰,也为后辈们自豪。”曾老师谈起这些合作过的优秀教师们,上扬的嘴角就不会放下。
缶击不尽,终将闻雏凤清于老凤之声。一个个班级的学生是国家民族之雏凤,一代代并肩作战的后辈是教育工作之雏凤,“我快老了,但我们的未来尚且年轻呢。”曾老师笑意盈盈的双眼在沧桑落尽后依然澄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