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十六中“禁毒宣传进校园 上好开学第一课”
66 2022年09月25日
“这口大井是8月底动工,耗资7万多元,共4.8米长,8米多深,可灌溉50多亩的蔬菜基地。”9月28日,双峰县花门镇深江村支部书记肖作为,指着即将竣工使用的人工打井说:“今年8月以来,村里投资20多万元,围绕粮食、蔬菜主产区,先后打了4口大井,基本上解除了干旱之苦,为夺取粮食作物丰收,提供了保障。”
在杉林山村,投入运行的180米深的深水井引人注目。据了解,这口深水井于8月底竣工,历时20多天,动用人工200多个,投资10多万元,请专业人士打出来的,每天可灌溉200多亩晚稻,被称为全镇“第一井”。
“目前为止,全镇各村人工打井大大小小100多口,总投资达100多万元,彰显了党员干部抗旱中“突击队”的责任担当,为抗旱保收立下了汗马功劳。”花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勃介绍。
花门镇位于娄、邵、衡“金三角”,32个村,1个居委会,6.8万余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针对今年7月份以来高温无雨的情况下,该镇党委政府,科学分析研判旱情,精心谋划抗旱“战斗”,出台实施方案,加大领导力度,成立组织机构,制订奖惩办法,任务细化到村、总支,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抗旱结果作为单位个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和评先评优依据,催生党员干部抗旱风生水起,呈现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统计,自7月中旬以来,该镇党员干部全力一赴抗旱,共出动党员干部1500多人次,动用抗旱器械设备1000多台套,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旱灾风险和造成的损失,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王玖华 匡正采 刘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