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扶贫贷款疑被银行职员利用 贫困户陷征信危机

编辑:钱鸾 来源:湖南新闻网 2025-07-12 18:16

近日,湖南省永顺县精准扶贫户杨先生反映,他在2016年前后申请政府贴息产业扶贫贷款时,疑似被当地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贷款资金被挪用,导致自己背负债务并征信受损。当事人杨先生称自己不仅未能获得贷款支持,反而因“被贷款”陷入经济与信用双重困境。

扶贫贷款指标被“截留”?当事人称遭银行职员诱导

2016年,杨先生养殖五步蛇失败,正需资金周转,得知精准扶贫户可申请5万元贴息贷款后,便前往村委会申请,但被告知“30万元指标已发完”。正当他准备放弃时,永顺县信用联社督查员彭某征与熟人罗某明找到他,声称“可找行长特批指标”,承诺“贷款由他偿还,无需承担利息”。

为取得贷款,彭某征要求杨先生提供贫困户身份证明,利用其姐夫的养猪场照片伪造贷款用途,并以“办好房产证后可申请50万便民卡”为诱饵,要求其配合。随后,彭某征带他办理手续,贷款获批后,杨先生将银行卡和存折交给他,彭某征要求三人一同到永顺县联社的ATM机帮他将5万元全部取现。杨先生虽要求彭某征写下借条,但此后这笔贷款始终未还。

多名贫困户“被贷款” 涉事职员已被开除

2019年,杨先生从外地务工返乡后得知彭某征已被信用社开除,起初还不相信——就在一个月前,彭某征还专门给他打过电话:“如果有人问贷款的事,你就说是你自己贷的。”杨先生当时并未起疑,随口答应。直到发现当地已有28名贫困户遭遇相同骗局,杨先生才恍然大悟,遂向法院起诉,却被告知自己是“第29个起诉者”。杨先生手中的借条,如今也因联系不上借款人难以追偿。

由于贷款逾期未还,他的征信记录受损,生活与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扶贫资金监管之问这起事件暴露出多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何银行职员能轻易操作扶贫贷款?村委会的审核盖章为何形同虚设?政府贴息贷款为何成了个别人的"套 现工具"?

此案中若彭某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贷款,可能涉嫌诈骗罪。截至发稿,永顺县相关部门尚未就监管责任问题作出回应。

上一篇:祁东税务:为民服务有温度 拾金不昧暖人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