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国防同行—国企湖南楚风国防军素集团艺术系大专国防班学员闪耀“2025长沙马拉松”

2025年10月26日凌晨4时30分,国企湖南楚风国防军素集团艺术系大专国防班学员志愿者已经开始洗漱整装。凌晨5时,志愿者在学校操场列队,辅导员李老师动员讲话:"作为国防班学员,要用最专业的服务展现新时代国防青年风貌!"志愿者分乘2辆大巴前往10个服务点位,覆盖起点检录、赛道补给、医疗观察、终点服务等全程。
为确保服务质量,集团提前两周开展系统培训,内容包括赛事知识、急救技能、沟通技巧等,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
志愿服务中,艺术系学员发挥专业特长,服务间隙为选手表演舞蹈,创作的"全民健身热舞"作品吸引众多选手合影,将国防元素与体育精神完美融合。

从凌晨6时到上午11时,志愿者连续服务5个小时,不畏辛劳,以专业态度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此次活动是对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积极响应,志愿者们不仅提供专业服务,还传播科学健身理念,成为全民健身宣传员。
赛事组委会评价:"楚风国防军素集团志愿者团队是本次赛事最专业、最敬业的队伍之一。"许多选手称赞服务"专业、热情、温暖",多家媒体报道称她们为"赛道旁最可爱的人"。
集团表示将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学员参与大型赛事和公益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国防教育重要实践平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楚风军素胡德军院长为新生详解定向军士培养优势——以使命为帆,驶向强军新征程
楚风军素集团胡德军院长是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士官学院首任院长,致力于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教育管理工作。他主持或参与多项教学改革活动,包括接待兄弟院校考察交流、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等。

金秋时节,楚风军素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胡院长以“定向军士培养:铸魂强能的成长之路”为题,为2025级新生系统剖析这一培养模式的独特优势。讲座从历史传承、育人体系、发展前景三个维度展开,为新生勾勒出清晰的成长蓝图。
溯源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定向军士培养是新时代强军战略的重要一环。”胡院长开篇即以历史视角切入。他回顾了我国从2012年启动定向培养军士计划以来的发展历程,强调这一模式通过“军地协同、专业融合”的机制,为部队输送了大量“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的复合型人才。以楚风学院为例,其前身是服务于国防工业的职业技术院校,60余年来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累计培养数万名军地两用人才。这种“为战育人”的基因,使定向军士生从入学起就肩负着“科技强军、技能报国”的使命。
育人体系:军政双优的锻造平台
胡院长重点介绍了学院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
思想铸魂:通过“红色走读”“军营文化节”等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新生入学即开展“为谁当兵”主题讨论,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如革命纪念馆参观)深化国防认同。
专业赋能:联合火箭军、海军等部队,开设导弹维修、通信技术等实战化课程。采用“理论+实训”双轨制,如汽车工程中心定期组织装备拆装竞赛,确保技能与部队需求无缝对接。
军事锤炼: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从内务整理到野外拉练全程对标部队标准。每日晨跑、每周体能测试、季度条令考核等机制,锻造出“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这里,你们既是学生,也是‘准军人’。”胡院长以往届生为例,某学员因在“铸剑-2023”比武中获冠军,入伍后直接担任技术骨干,印证了“在校即战位”的培养成效。
发展前景:多元成才的广阔天地
针对新生普遍关注的职业路径,胡院长用“六个优势”勾勒出成长阶梯:
经济保障:国家补贴学费最高2.4万元,减轻家庭负担;
晋升通道:服役满2年可报考军校,优秀者优先保送;
创业支持:退役后享受60万-150万元创业基金;
学历提升:本科及研究生免试入学,公务员考试免笔试;
就业安置:服役满12年由政府安排工作,获得“铁饭碗”。
“从校门到营门,你们将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士的蜕变。”胡院长以2024届毕业生张延为例,其因在校期间参与实战化训练,入伍后迅速成长为海军某部技术骨干,获评“四有”优秀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