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重阳绘暖卷 干群织同心
金秋重阳,暖意满溢石潭。10月29日,衡山县东湖镇石潭村党群服务中心内,镇党委书记李伟奇走上台前,以“石潭一家亲,干群一条心!祝老同志们重阳安康、福寿绵长”的真挚祝福,将暖意送进在场每位老人心间。台下掌声与笑意交织,正式拉开“情暖重阳 敬老感恩有你”活动的序幕。这场由镇党委统筹领航、蹲点领导牵头策划,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乡贤、志愿者携手助力的敬老活动,以创新实践与细致服务,为全村老人勾勒出“老有所乐、老有所暖”的民生图景。
同心绘就筹备图:从“清单”到“心坎”

活动的起点,是半个月前那沓写满字迹的“老人需求清单”— 石潭村蹲点领导刘岳林带着村干部、志愿者逐户走访,把“想拍张正经合照”“医保缴费怕出错”“想听场老花鼓戏”这些细碎心愿,一一记在纸上。这份清单成了“行动指南”:镇党委统筹协调镇卫生院、花鼓戏剧团等资源,盯着“金婚留影”环节反复调整细节,村干部对接乡贤筹备服饰、相框,志愿者提前模拟服务流程。没有空泛的方案,只有“把老人的小事当大事办”的实在,让筹备的每一步都踩在“心坎上”。
温情定格时光帧:金婚影像里的“岁月高光”
走进活动现场,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金婚留影”这个环节。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被精心布置成临时“摄影棚”:中式婚服、素雅连衣裙整齐悬挂,绸缎的柔和光泽与老人的霜白鬓发相映,勾勒出岁月沉淀的浪漫质感。化妆镜前,党总支书记助理吉南希指尖轻柔,为老人梳理发丝、轻涂淡妆,偶尔俯身低语,缓解他们的些许局促;驻村工作队队员与志愿者在旁分工协作,有的维持秩序、引导候场,有的贴心递上温水与纸巾,让现场节奏既有序又温暖。

“活了大半辈子,从没穿过这么软的裙子,又害羞又高兴。”一位奶奶轻抚裙摆,眼角笑意藏不住;另一位爷爷对着镜中身着中山装的自己轻叹“和老伴结发几十年,连张像样的合照都没有,今天总算圆了梦。”衡山本地摄影师李姐早已提前调试好设备,用温和话语引导老人调整姿势“爷爷奶奶看着彼此,想想平日里的家常小事,自然笑就好。”快门轻响,半世纪的相守、相濡以沫的眼神被一一定格成永恒。当装裱好的照片递到老人手中,他们小心翼翼抱在怀里,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藏:“要挂在屋子最显眼的地方,让孩子们也看看我们的‘婚照’。”

多方织密服务网:把“便民暖意”送到指尖
活动现场的功能区,以一张“便民暖网”覆盖老人所需:医保代缴区里,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并肩坐定,指尖划过屏幕,帮视力模糊的老人把“缴费难题”化做“指尖小事”;义诊区的白大褂前,医生为老人测血糖、听心肺,志愿者们将“少吃盐、多散步”的叮嘱写成贴心小纸条,逐一分送到老人手中;体检处的秤旁,总有工作人员上前搀扶,轻声报出体重时还会加一句“您这身体,硬朗着呢。”

乡贤们的心意藏在细节里:他们不仅捐赠活动资金,还细致筹备活动所需物资;有奖问答环节的小红包里,除了心意,还夹着印有医保政策、民调电话的小卡片。花鼓戏开演时,演员的唱腔绕着广场流转,李书记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搬着小板凳坐在老人中间,递水、剥糖,偶尔跟着哼两句,画面里满是 “一家人”的松弛与温暖。
这场重阳活动,像一粒 “同心籽”,落在石潭村的土地上 — 往后,医保代缴会更常走村入户,健康随访会更贴老人需求,而金婚留影的 “时光快门”,也会成为村里的“常规项目”。干群、贤群、邻里拧成的“一条心”,正把石潭村的敬老故事,写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暖。(通讯员:刘永欢 吉南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