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西渡高新区,打造业态新高地

编辑:钱鸾 来源:湖南新闻网 2025-11-07 10:58

 

作者:谢湘俊

近年来,衡阳西渡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激励创业、激活就业”两大主题,大胆创新,精准施策,园区呈现了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良好来势。

一、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1、高标准打造“硬环境”。衡阳县地处湘南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阵地,为打造“湘商回归”首选地,近年来,衡阳西渡高新区先后投资建成了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双创中心小家电产业园、界牌陶瓷新材料产业园、鼎一科技绿色印刷产业园等4个专业产业园,建成高标准多层厂房近100万平米,同时配套建成2万平米的孵化中心、集采中心和展示中心、1780套公租房,满足了创业者投资的所有硬件条件。

2、全方位提升“软实力”。“硬件”建好后,“软件”配套是关键。西渡高新区“四招”入手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大胆深化“放管服”改革,将160余项县级经济审批权限下放园区政务中心办理,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办事不出园”;二是持续出台产业扶持政策,近三年园区财政先后拿出3452.66万元真金白银在科技创新、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等方面给企业大力支持;三是积极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对落户西渡高新区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资金、人才、技术全方位支持;四是全力推进园内集采,园区投资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在船山时间谷设立智能穿戴项目集采中心,为落户的智能手表企业提供一站式原材料集中采购服务。

3、大力度掀起“创业潮”。近三年来,西渡高新区先后引进各类项目210个,总投资达265.4亿元。其中船山时间谷现已投产115家,已培育规上企业15家,1-9月实现钟表产业产值45.33亿元(规上5.92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约5500人;小家电产业园已落户上下游企业33家,现已投产32家,已培育规上企业13家,1-9月实现小家电产业产值5.5亿元(规上4.33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约2800余人;鼎一绿色印刷产业园已基本建成投产,界牌陶瓷新材料产业园前来洽谈的项目接踵而至。

二、筑好温馨巢,迎回“南归雁”

创业离不开就业。衡阳县劳动力资源充沛,是劳务输出大县,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务工人员不在少数。近年来,随着园区投产企业日渐增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门口打工”,做到了就业与顾家两不误。为了实现园区企业“用工”与务工人员“打工”的双向奔赴,西渡高新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着力优化务工环境。一是开通务工公交专线,县城内开通2路、5路、6路公交线覆盖园区重点用工企业,衡阳市开通中心车站至西渡高新区城际专线,方便衡阳市务工人员到西渡上下班;二是开办联合职工食堂,船山时间谷、小家电产业园由于大多是小微企业,务工人员较多,园区管委会主导开办了职工食堂,早餐低至1元钱,中晚餐低至5元钱即可吃饱吃好;三是开建1780套员工公寓,既可多人合租,又可解决两口之家、三口之家打工生活。去年,园区还投入近7000万元打造船山时间谷工业+旅游项目,投入300多万元建成职工文体中心,让时间谷的产业工人实现了在“景区”打工的梦想。

2、出台人才吸引政策。近几年来,西渡高新区持续出台引才稳岗激励举措,鼓励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待遇。对用工100人以上企业员工流失率低于5%的,一次性给予3万元稳岗补贴,每新增100人给予1万元招工补贴;对入园企业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须经市有关部门认定)每年发放6-30万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对入园“四上”企业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务工人员在园区新购商品房的,发放稳就业购房补贴1万元/年,可连补3年。

3、构筑和谐用工氛围。为破解入园企业“用工荒”,西渡高新区自掏腰包聘请专业人力资源公司为企业“直播带岗”,先后赴湘西永顺、凤凰等地结成劳务帮扶对子,与人社部门在各乡镇设立“就业服务站”,为园区企业招兵买马;针对县城不少家庭既有务工需求又有接送小孩的不便之处,园区与企业协调推出“AB岗”,婆媳同做一个岗位、姑嫂共守一段流水的现象屡见不鲜;园区还与劳动仲裁部门在园区建立劳资纠纷快调快处机制,运用简便程序,化解劳动纠纷,从而构筑了和谐稳定的劳务用工环境。

近几年来,园区新增务工人员在10000人以上,其中80%以上为从广东沿海等地返乡的衡阳本地人,每年在“家门口”实现的劳务收入在5亿元左右。务工人员中涌现了全国劳模1人,全国先进班组1个,省人大代表2人,省政协委员1人,省劳模2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打工者的风采。

三、开办大课堂,练就“千里马”

创业的平台有了,就业的工人也有了。创业者、就业者的素质提升技能提升成为兴业关键。为此,园区大胆创新,进行了有益尝试。

1、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园区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园区企业与高等院校企校共建,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分别给予50-20万元不等的奖励,新批准的国家级、省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别给予30-10万元不等的奖励。角山米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实验室,开展优质稻品种筛选与生态种植模式研究、稻谷绿色储藏新技术与智慧粮食收储系统的开发、稻米加工装备升级改造、稻米深加工及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研究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充分融合高等院校的科研技术与企业的基础条件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全力推进“教室进车间”。今年下半年,园区联合衡阳船山技校,在时间谷开办精密制造与钟表设计专业,将技校教室搬到公司车间,实现技术培训与实际操作“无缝对接”,学生毕业与进厂就业“零时差”。当前,园区正在与湖南财经工业职业学院合作,在园区设立实训基地,针对园区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开设专业课程。

3、深入开展技能“大比武”。近年来,在省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西渡高新区工会联合会先后承办了“衡阳县劳动和技能竞赛”“首届园区劳动模范评选”等活动,组织园区务工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大比武”和“劳模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传承工匠精神,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去年举办的成表装配、叉车和焊工技能竞赛中,园区多名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展现了新时代打工者的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任何工作都要体现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西渡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定“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目标导向,坚决办好创业者所忧之事,就业者所盼之事,切实扛牢兴业者所尽之责,连续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园区,“湘商回归的典型、五好园区的榜样、特色产业园的示范”的底色和成色更足更亮了。

上一篇:银杏参天沾时雨 春苗励志报春晖 ——湘潭县一中卓实教育基金会爱心植树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