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月老师《创造丰盛》视角:广阔人生近在咫尺
195 2024年07月29日
何页楼
2024年7月23日
常宁市文旅发展现状及特点
1,文旅格局多元化。常宁文旅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全市现有上规模的旅游区(点)20余处,2022年,共接待旅游人数约429.7万人次,同比增长0.28%,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常宁的景区分布多样,包括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大义山自然保护区、罗桥樱花园、至圣寺、中国印山、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格局。
2.文旅融合本土化
常宁本地文化资源是文旅项目的重要支撑点,通过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通过不断挖掘常宁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常宁文化名片“版画”和非遗特色产品,融合瑶族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推动非遗产品旅游化,文艺演出景区化,旅游服务精细化。
政策支撑常态化。
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是常宁市当前的发展战略。2024年衡阳市旅发大会的召开,常宁市委市政府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空前增强,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对文旅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指导。近年为发展文旅事业制定配套优惠政策,投入海量资金,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为文旅项目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市场需求沉浸化
沉浸式旅游体验即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使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旅游产业也将迎来体验化的新时代。当前,文旅项目同质化现象普遍,普遍反映留不住客。游客对文旅项目的需求不断升级,游客对于文化深度、体验感的追求逐渐凸显。市场上出现了更多追求品质、注重个性化体验的文旅消费者,这为文旅项目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随着市场需求的升级,文旅项目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游客对于独特、深度体验的追求。
当前常宁市文旅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传统文旅项目急需转型,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沉浸式项目缺乏,尚未发挥主体作用。整体布局上不够合理,呈现出极化效应,影响了常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 发展常宁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以构建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康养基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休闲养生文旅产业。
康养产业是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而被催生出来的。目前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是不可逆转的国情,老年人当得到重点照顾,解决好了老年人的康养问题,就解决好了民生发展中的大问题。
常宁有着得天独厚的康养发展资源,天堂山海拔1265米,是湘南地区除南岳祝融峰外第一高峰。其地势素雅秀丽、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90.8%,空气质量堪称一流,负离子含量达3.9万个每立方厘米,有森林氧吧之美誉,被誉为“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摄影师的天堂”。每当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悄然绽放,绚丽多彩,天气晴朗时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年的杜鹃花都开的格外艳丽,姹紫嫣红,是衡阳地区新生的森林旅游亮点。
建议统筹国家养老休养和各个部门政策,集中资金,进一步发展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打造森林康养旅游亮点。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发展一批休闲康养民宿,带动全市沉浸式休闲养生文化旅游发展。基于湘南文化和常宁的地域特点,规划沉浸式文旅集群的空间布局。例如,在湘韵文旅集群中,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设立湘南传统建筑风格的文旅民宿小镇,串联起常宁文化的各个元素,形成独特的沉浸式体验空。
以常宁本土文化为核心,通过文创产品、文艺演出等手段将本土文化融入沉浸式文旅项目,使游客在体验中深度感知常宁的历史、传统和独特魅力。由此形成沉浸式状态的故事记忆,引发用户情感共鸣,进而提升交互体验价值。
常宁是具有丰富韵味的文化之地,承载了湖湘文化的独特特点。通过对常宁地域特有的历史、传统、风俗等进行梳理,凸显湘韵的魅力成为沉浸式体验的核心元素。同时,着重总结沉浸式文旅的类型,如水口山工人运动历史文化的沉浸式旅游、天堂山自然风光的沉浸式体验等。
可以聚焦常宁特有的湘戏、常宁乡土文学等传统文化,通过沉浸式文学解说、戏曲演出等方式,使游客更好地感受常宁文化底蕴。根据常宁文化的独特性,设计与常宁相关的核心IP产品。以常宁茶油传统榨取工艺、塔山茶文化等为灵感,打造具有浓厚常宁特色的文旅产品,让游客在沉浸体验中感知常宁的独特魅力。应充分融入常宁的本土元素,如常宁的瑶族服饰、传统建筑风格等,使产品在外观和体验上更具地域性,与常宁的文化相契合。鼓励当地企业、文创机构等参与集群建设,形成生态链。例如,与当地厂商合作推出以常宁手工艺为主题的文旅产品,共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3.建立“一核一轴、三区三带”的沉浸式文旅空间格局,扩展“山、花、印、茶”的旅体验路线,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文旅产业综合体。
一核一轴: 以常宁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域为中心,构建核心区与文旅轴线,使文旅项目在空间上形成有机连接,提升游客流动性。
三区三带: 划分常宁为以印山为代表的山文化区、天堂湖为代表的水文化区、樱花园为代表的花文化区、塔山茶为代表的茶文化带、以彭明治故居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带、以水口山工矿游为代表的工矿文化带等,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实现多元化的沉浸体验路线。
山、水、花、茶的旅体验路线: 设计不同体验路线,山地风光、水域景观、花卉文化以及茶文化体验等,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文旅需求。构建沉浸式文旅空间格局,推动常宁文旅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
作者:何页楼
联系地址:湖南省常宁市青阳中路111号
联系电话:1538605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