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医剑出鞘 托起健康“心”希望 ——记衡阳县中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罗洪春

编辑:钱鸾 来源:湖南新闻网 2025-08-19 17:08

 

凌晨2点,衡阳县中医医院介入中心的红灯骤然亮起。

65岁的王先生突发急性心梗,生命垂危。刚结束一台手术的罗洪春医生,连白大褂都来不及换,便转身冲进手术室。消毒、穿刺、导丝通过……

杏林深耕:从湘雅到衡阳的匠心”之路

2006年,罗洪春以优异成绩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毅然选择扎根基层,在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冠脉介入技术是心内科的‘核武器’。”为掌握这项技术,他曾多次赴湘雅医院、湘潭中心医院进修,甚至在介入手术模拟系统前练习到深夜。

2024年9月,罗洪春带着“让基层患者享受优质医疗”的信念来到衡阳县中医医院,为心内科注入了新活力。如今,他手持卫健委及医师协会的介入双证,主导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等技术,让众多徘徊在生死线的危重患者免去转院奔波之苦,重新叩开了生命之门。

手术台上的“艺术家”:毫米之间丈量医术高度

“罗主任的手,比精密仪器还稳。”年轻医生这样评价。

2024年10月,70岁的李大爷因反复胸闷、气促5天,前往衡阳县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长达三年多的健康隐忧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老人患有冠心病,并伴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严峻状况。

针对该例复杂病情,罗洪春联合心内科、介入治疗团队精准施策,采用先进的冲击波球囊导管技术,通过精妙“隔山打牛”法,在患者回旋支、前降支精准植入支架后,IVUS联合多体位造影确认支架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及夹层,远端血流达TIMI3级,症状即刻改善。

这是衡阳县首例开展的“在血管内超声(IVUS)精准指导下的冲击波球囊辅助支架植入术”,这一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标志着我县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更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对于罗洪春医生来说,这样的创新不止一次,就在一个月后,他成功为一位85岁高龄且频繁发作心梗的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及药物球囊扩张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截至2025年8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罗洪春在衡阳县中医医院个人完成介入手术量已超700台,其中包含挽救生命的介入治疗210余台,争分夺秒的急诊手术100余台。纵观其从医生涯,个人总手术量已逾一万台,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是对“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病房里的“暖心医生”:廉洁处方治愈患者心灵

“罗主任,您昨晚又通宵手术?”面对护士的关心,他总笑着说:“患者比我更需要休息。”

“待患如亲”绝非一句空话。多年来,罗洪春视患者如亲人,沟通时耐心细致,解答疑问不厌其烦,诊疗中关怀备至,用真诚与温暖抚慰着患者的不安与病痛。

2024年11月,患者范女士因胸痛住院,罗洪春医生作为主管医师,详细说明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其高度负责的态度令家属感动。家属为表感激送来1000元红包,罗洪春态度坚决,婉言相拒,最后将钱转交护士长为患者缴纳住院费。家属感慨:“医术高超,医德更难得!”

面对患者或家属出于诚挚感激而一次次递来的“红包”时,罗洪春始终坚守医德医风,以高尚的操守捍卫了白衣的圣洁无瑕。他凭借这份纯粹与执着,赢得了患者毫无保留的信赖与发自肺腑的尊敬,用实际行动生动且深刻地诠释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一至真至善的医者仁心。

团队中的 “引路人”:薪火相传托举未来高度

一枝独秀不是春。罗洪春深谙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他倾心于“传、帮、带”,将培养优秀医学人才视为己任,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特点和成长阶段,精心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工作中,他不仅是严谨的导师,更是以身作则的榜样:手术台上细致入微地示范讲解,病房里对复杂病例地透彻分析,抢救时沉着冷静地指挥调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将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操作技艺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医生,成功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精诚协作、能打硬仗的优秀团队。

上一篇:传承医者仁心 礼赞榜样力量 共绘发展新篇—衡阳县人民医院举行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系列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