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学岗的“那面旗帜”
143 2025年01月03日
“小朋友,可以过马路了,不跑......”随着志愿者一声哨响,来往的车辆都远远地停下来了,一群身着校服的孩子井然有序穿过马路。这是每个上学日子,人们都能在南岳区金月小学门前看到的情景。这位身穿红马甲、手举护学岗旗帜维护交通秩序的老人家叫曹卫星,他守护的岗位是南岳区金月小学校门前的人行横道。
金月小学共有师生2000多人,地处驾车赴岳下高速后进入景区的必经之路,周边是本地居民居住密集地。每到早晚高峰期,这条路上接送学生及赶着上下班等轿车、电动车来来往往,给孩子安全通行带来极大隐患。过马路这件小事在这里也变得不容易。
4年前,一位家长向学校提议,这个地方需要有个固定的人员护送孩子过马路才好。可是谁能坚持呢?学校没办法设这个岗位,财政也不允许支付这样的岗位工资。曹师傅主动请缨顶岗,这一“顶”就是4年!
每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静谧校园时,金月小学门前的斑马线上就会亮起一面旗帜,那一定是曹师傅在护学岗的“护学旗”。天亮启程,幕黑离岗,风雨无阻,从未缺席。服务4年,坚守4年,曹师傅志愿服务达4000小时。在他的努力下,校园周边从未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为师生出行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当问到曹师傅与护学岗结缘的故事时,老人家淡淡地说:“那要说到2000年,当时全国人民都被新冠疫情困扰。开学后,学校每天都要给入校的师生量体温,需要招募志愿者帮忙。作为我们金月社区老居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第一个报名当志愿者。有一天放学时,我经过学校,见到因为2个家长志愿者没有按时到岗,孩子们参差不齐过马路,车辆也是见缝插针,感觉隐患很大,就站在缺岗的地方拦着车辆,把孩子们分批次送过马路。也许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吧,第二天我特地在孩子们放学之前就到,与几个家长志愿者协商了一下分工和站位,这次的秩序就好了很多。每天看着孩子们快快乐乐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我觉得自己又有了价值,没想到这一干就4年了......”老人家朴实的话语,轻描淡写的表述背后是艰苦的付出——日晒雨淋、风霜冰雪、人海车流,挑战与考验重重。
停车、通行,排队、快行,这是护学岗旗帜每天指挥的“平安曲”。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曹师傅与其他轮值志愿者把孩子从杂乱无序的人流车流中分离出来,引领着他们安全走过斑马线。正如金月小学学生写给曹爷爷的信所说:“您是指挥车辆演奏和谐动听音符的‘指挥家’,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您护我上学,我内心十分感谢。”
咫尺方寸地,暖心护学岗。校门口护学岗的“那面旗帜”,是爱的守护,是朴素的情怀,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桥梁。四年的坚守,诠释的是责任与担当,传递的是温情与正能量,筑牢的是学子安全的“防护屏障”!(通讯员:吴迁、谭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