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教学 共促素养提升 ——学墙小学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讲座,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钱鸾 来源:湖南新闻网 2025-03-20 18:19

 

2025年3月19日,常宁市学墙小学在学校大会议室举办了一场题为《小学语文阅读,提升素养的飞行之翼》的语文教学业务知识讲座。此次讲座由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罗雯老师主讲,旨在提升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领域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全校语文教师及下组行政人员参与。

讲座伊始,罗雯老师点明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地位,强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素养的重要意义。在阅读启蒙环节,罗雯老师提出趣味故事导入、多彩绘本助力、角色扮演体验等方法。她举例,讲述《小红帽》时用丰富语调与肢体动作,能吸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大卫不可以》绘本画面细节,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组织《拔萝卜》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角色。这些方式能点燃学生阅读兴趣之火。

文本解读部分,罗雯老师指出字词理解、句子剖析和篇章梳理的重要性。她提到,教师应教会学生查字典理解字词,像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查“海参”的读音和意思;分析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理解句子含义与情感;梳理文章架构,体会各部分作用,如《司马光》开头的铺垫作用。

阅读策略方面,罗雯老师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结合、预测与推断并行、提问与解答循环的方法。以《荷花》为例,精读精彩段落品味词句;读《安徒生童话》时,略读获取大意。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中引导学生预测情节,《掌声》里推断情感,鼓励学生在阅读《司马光》时提问并解答,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情感共鸣环节,罗雯老师强调了解作者背景、追寻情感线索和移情体验感悟的作用。学习李白《将进酒》和陆游《示儿》时,了解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能更好理解作品情感;分析《慈母情深》和《匆匆》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桂林山水》学习中进行移情体验,感受作品情感。

拓展延伸部分,罗雯老师建议开展同类作品阅读、跨学科融合和生活实践运用。学完《草船借箭》推荐阅读其他三国故事,学完童话推荐同类童话;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绘画,《渔歌子》配乐朗诵,科普文章后做实验;引导学生将《司马光》《弟子规》等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讲座结束后,学校负责人彭景春书记进行总结讲话。他强调,本次讲座为阅读教学带来新思路,老师们应将所学用于教学实践。同时,彭书记鼓励老师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秉持敬业与奉献精神,默默耕耘助力学生成长。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提升专业素养。语文教学责任重大,教师需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最后,彭书记勉励老师们携手奋进,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贡献力量,共创学墙小学的美好未来。

此次讲座为学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助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对推动学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墙小学将持续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更多有益活动,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语文学习环境。(通讯员:廖小娟 肖志辉)

上一篇:新河镇中心小学开展“利剑护蕾,守护未来”安全 教育讲座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